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01章(1 / 3)

&esp;&esp;谈起这个殿中氛围终于变得轻松了一些。最近城中发展情况是在太好,财源滚滚而来,又没有战乱威胁,都要让这群一个月前尚在苦苦守城的人们以为自己其实身处桃园之中。

&esp;&esp;愉快的话题结束后,应当开始分配工作。

&esp;&esp;但元昉环视一圈却并未立刻开口,而是拎起桌案上的令箭筒,递给坐在左下侧的钟情。

&esp;&esp;他看着钟情笑道:“军师才智远超于我,理当由军师决定才对。”

&esp;&esp;钟情有些意外地看了他一眼。

&esp;&esp;几乎是元昉这句话刚说罢,座下就掀起一阵窸窸窣窣的讨论声。

&esp;&esp;片刻后,有人犹疑着站起来道:“主公可知近日以来府中流言?”

&esp;&esp;“既是流言,便不可信。诸位皆是智者,何时连这个道理也不明白了?”

&esp;&esp;又有一人道:“主公所言正是。只是流言不绝于耳,于城中安定不利,倒不如趁此机会请军师告知我等先前行迹,以安抚民心。”

&esp;&esp;“民心?”

&esp;&esp;元昉眼中笑意冷了些,看着那人道,“军师昔日凭一己之力护住晓城,城中百姓皆以军师为救命恩人,家家户户立有军师长生牌位。若你等中了烨、柳二城挑拨离间之计,才会有失民心。”

&esp;&esp;这话已经将元昉的立场说得很明白,仍旧有坐在远处的人不太服气,混在讨论声中不高不低地嚷了句“功高盖主”。

&esp;&esp;元昉脸上的笑立刻没了。

&esp;&esp;他站起身,俯视着座中之人:“诸位一路跟我至此,受尽颠沛流离,如今终于有了安身立业之地,自然珍惜无比。诸君皆是为我着想,我并非不识好歹之人,岂能不知诸君好意?只是军师不仅是城中百姓的救命恩人,更是你我的。各位莫非要为了几句流言,便逼我做那忘恩负义的白眼狼吗?”

&esp;&esp;他拔出腰间长剑,一剑劈断面前桌案。

&esp;&esp;“此话以后不必做说,再有妄谈流言、违逆军师之令者,有如此案!”

&esp;&esp;座下鸦雀无声,元昉扫视着安分得如同一群鹌鹑的众臣,冷哼一声,长剑归鞘,朝钟情一挥手,邀请道:

&esp;&esp;“请军师点兵。”

&esp;&esp;钟情接过令箭筒,朝元昉轻轻颔首,回头时视线不动声色划过萧晦脸上,果不其然在那双黑沉沉的眼睛里看见强行压抑下的憎恶和烦躁。

&esp;&esp;萧晦自从六年前征服漠北凉城后,就一路顺风顺水、战无不胜到现在。

&esp;&esp;元昉大概是头一个让他吃瘪的人,派出去的刺客回回不得手,连他亲自出马设计的一场离间计,竟然也被这人想都没想就轻易化解。

&esp;&esp;那只藏在袖口里的右手在轻轻颤抖。

&esp;&esp;钟情知道那是萧晦极度愤怒的时候才会有的反应,他生怕萧晦真的不管不顾掏出袖箭激情杀人,赶紧伸出手,借着桌案的遮挡,轻轻拍了下他的左臂以示安抚。

&esp;&esp;座上元昉正在眼含期待地看着钟情,他全幅心思都放在钟情身上,嘴角挂着一缕讨赏般的笑意,浑然没有察觉到孙护卫的异样。

&esp;&esp;钟情看着他这天真无害的模样,心中下了一个决定——决不能再让他俩待在一起!

&esp;&esp;“主公厚爱,属下不敢不从。烨、柳二城已将宛城围困数月,若宛城城破,尧城与庄城再无屏障,恐怕郑歇会摇尾乞降,反咬我等。”

&esp;&esp;钟情抽出一根令箭递给元昉。

&esp;&esp;“便请主公带领五千兵马,遣粮草先行,前往宛城解城中百姓围困之苦。”

&esp;&esp;元昉眨眨眼睛。

&esp;&esp;他看了眼座下安静观察事态发展的众臣,缓缓蹭到钟情身边,低声道:“军师啊,我这才刚回来几天,屁股都还没做热,你怎么又把我往外赶?烨、柳二城城主倚靠祖上荫蔽,帐中并无大将,这样的仗让卢氏二子前去,绰绰有余。”

&esp;&esp;钟情朝他微微一笑,将手中令箭扔到那张被剑锋一分为二的桌案前,用同样轻的声音悄声道:

&esp;&esp;“主公方才似乎说过,违我之令者,有如此案?”

&esp;&esp;元昉:“……”

&esp;&esp;当着满庭臣子的面,元昉不能不顾及那句已经放出的狠话——不仅是为了为将者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信誉,还为了刚帮自己军师立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